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系统应用在远程数据采集站(遥测遥信)解决方案

日期:2025-09-17 10:25 浏览量:

  摘要: 远程数据采集站(RTU)作为遥测遥信系统的前沿节点,广泛分布于能源、水利、气象、国防及环境监测等关键领域,承担着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重任。这些站点往往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的高原、荒漠、边境及高寒地带,面临电网不稳、极端低温(-40℃乃至更低)、无人值守等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一套以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为核心的不间断电源(UPS)系统解决方案,旨在彻底解决传统供电方案在极寒环境下失效的问题,确保远程数据采集站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保障关键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可靠性,为后方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

  一、 背景与挑战:数据链路的“末梢神经”供电困局

  远程数据采集站(RTU)是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系统的神经末梢,负责采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图像等多种传感器信号,并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数据遥测至监控中心,同时接收并执行遥控、遥调指令。其应用场景决定了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地理分布广泛且偏远: 分布于石油管道沿线、水利设施周边、高山气象站、边境监测点等。

  · 无人值守: 日常无需人员现场操作,依赖高度自动化运行。

  · 环境极端: 许多站点处于高寒地区,冬季气温长期低于-30℃,极端低温可达-40℃至-50℃。

  · 电力供应不稳定: 主网市电难以覆盖,常依赖本地小电网或太阳能互补,电压波动大且易中断。

  在此环境下,为RTU及其传感器、通信设备(如4G/5G DTU、卫星通信终端)供电的传统电源系统(尤其是铅酸蓄电池UPS)暴露出致命缺陷:

  1. 低温失效,数据黑洞: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在-20℃时有效容量衰减至50%以下,在-40℃时几乎无法放电。一旦市电中断,采集站将因断电而瞬间“失联”,形成数据采集的黑洞,导致珍贵的环境数据或设备状态数据丢失。

  2. 性能衰退,指令执行失败: 低温导致电池内阻增大,无法为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或执行遥控指令时提供所需的峰值功率,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遥控操作无法执行。

  3. 维护成本高昂: 为维持铅酸电池性能,需建设保温电池房并配备持续加热系统,能耗巨大。且需专业人员频繁前往偏远站点进行维护和更换,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难以承受。

  4. 系统可靠性降低: 铅酸电池寿命短,在恶劣环境下寿命进一步缩短,频繁更换增加了系统故障点,整体可靠性大打折扣。

  供电系统的不可靠,直接威胁到整个遥测遥信系统的数据基础,其后果可能是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安全事故。

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

  二、 解决方案: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系统架构

  针对上述挑战,本方案设计了一套高度集成、智能可靠、专为极端环境远程站点打造的锂电池UPS供电系统。

  (一) 系统核心组成:

  1. 军工级低温锂电池模组(能量核心):

  o 超低温电芯技术: 采用特种磷酸铁锂(LiFePO4) 电芯,通过耐低温电解液、纳米导电剂和低阻抗电极工艺,从根本上改善锂离子在低温下的迁移率。确保电池在-40℃ 的严酷环境中,依然能够释放出超过85%的额定容量,并支持2C以上的持续放电,满足通信设备发射数据的瞬时功率需求。

  o 高安全性与长寿命: 磷酸铁锂化学体系天生具有高安全性(耐过充、耐高温、不爆燃),且循环寿命可达3000-5000次,是铅酸电池的5-8倍。

  o 军工级坚固性: 电池组结构设计具备优异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并满足防潮、防盐雾、防霉菌的“三防”要求。

  2. 宽温型高频UPS主机(功率转换中心):

  o 主机内部元器件全部采用工业级宽温(-40℃ to +70℃)产品,保证主机自身在极寒条件下稳定启动和运行。

  o 提供纯净、稳定的交流或直流输出,为精密的数据采集模块(如PLC、AD模块)和通信设备提供高质量电力,防止因电源噪声引入数据采集误差。

  o 实现市电、发电机与电池之间的零毫秒切换,确保负载供电绝对不间断。

  3.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与热管理单元(系统大脑):

  o 高频脉冲自加热技术(关键技术): 当BMS检测到电芯温度低于设定阈值(如0℃)时,控制电池通过内部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热量,实现从内至外、均匀高效的自加热。此方式热效率远超外部加热毯,能耗降低60%以上,且无局部过热风险。

  o 高效保温技术: 电池舱采用真空隔热板(VIP) 和聚氨酯整体发泡技术,极大降低舱内外热交换,有效维持舱内温度,减少加热能耗。

  o 全时智能管理: BMS实时监控每节电芯的电压、电流、温度和内阻,实现精准的充放电控制、动态均衡和健康状态(SOH)评估,具备过充、过放、过温、短路等全方位保护功能。

  4. 多能源输入与智能接口(效能扩展器):

  o 兼容多种能源: 系统设计可轻松接入太阳能光伏板、小型风力发电机或柴油发电机,构建风光柴储一体化的智能微电网。智能算法可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延长系统自持时间。

  o 远程监控接口(标配): 集成4G/5G或卫星通信远程监控单元(RTU),可将电源系统的实时状态(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电池SOC/SOH、温度、告警信息)上传至云端或中央监控平台(SCADA)。运维人员可实现千里之外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和参数配置,真正实现无人化值守和预测性维护。

  三、 应用优势与价值分析

  1. 保障数据连续性,杜绝“数据黑洞”: 从根本上解决极寒断电问题,确保数据采集站365天不间断运行,保障了关键遥测数据的完整序列,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提升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提供高质量、无扰动的稳定电源,降低因电压波动或中断导致的采集设备重启、通信失败或数据误码率上升等问题,提升整个SCADA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3. 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TCO):

  o 长寿免维护: 8-10年的超长寿命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免维护特性,彻底省去了频繁更换电池的物料成本以及前往偏远地区的人工、差旅成本。

  o 节能高效: 高达98%的充放电效率(铅酸电池约为80%)和智能热管理,显著降低了能耗,特别是在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时,能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4. 增强部署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 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无需额外保温箱体,可灵活部署于各种狭小空间或恶劣环境,大幅降低了基建成本和要求。

  5. 实现智能化运维: 远程监控功能将运维模式从“被动抢修”变革为“主动预警”,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故障风险,是构建智慧能源、智慧水利等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四、 实施展望与结论

  该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解决方案,不仅是一个电源产品,更是一个完整的远程能源保障系统。它完美契合了现代远程数据采集站对供电“高可靠、免维护、智能化、长寿命”的核心需求。

  实施建议: 可优先在以下典型场景开展规模化应用:

  · 油气田管道SCADA系统: 为漫长的输油输气管道沿线的压力、流量监测站供电。

  · 水利水文监测站: 为水库、河流、大坝上的水位、雨量、水质监测设备供电。

  ·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DTU/FTU: 为电网中广泛分布的配电终端单元提供可靠电源。

  · 环保与气象监测站: 为分布于高山、荒漠的环境质量(PM2.5)、气象要素(风速、温度)监测站供电。

  · 边境安全与边防监控: 为边境线上的传感器网络和通信中继站供电。

  存能电气结论: 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大潮中,数据是新的石油。保障数据来源的稳定可靠,是一切智能系统的基石。军工级低温锂电池UPS系统为解决偏远恶劣环境下的数据采集站供电难题提供了终极解决方案,其成功应用将极大地增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战略价值。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

存能电气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